劳动法第39条规定,是许多劳动者**的焦点。这一条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将围绕这一核心,详细解读劳动法第39条的规定,帮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一、劳动法第39条的具体规定
1.1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1.1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1.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1.1.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1.1.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2.1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2.2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异议处理
3.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异议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
3.2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异议处理不满意,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四、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请求
4.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4.2赔偿金的数额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给予。
五、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权益保护
5.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5.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等费用。
劳动法第39条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赔偿请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遇到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要充分了解这一条款,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